lrc歌词下载,青花瓷歌词,龙卷风歌词,把回忆拼好给你,陈一发儿,十年歌词,歌词网,LRC歌词下载,抖音酷狗最新歌曲歌词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乐趣找歌词网
热搜:

 

  

中文名: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外文名: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国籍:苏联

出生地:圣彼得堡(列宁格勒)

生日:1906-09-25

职业:原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知名作品:15首交响曲,15首四重奏,小提琴、大提琴及钢琴协奏曲各2首,大提琴奏鸣曲,钢琴五重奏,歌剧《鼻子》、《穆森斯克郡的马克白夫人》,芭蕾舞剧《黄金时代》,管弦乐《爵士组曲》两套,《节日序曲》,钢琴独奏《24首前奏曲与赋格》等

主要成就: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毕业院校:列宁格勒音乐学院

所属时期:20世纪

简介: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俄语: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前苏联时期俄国作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苏联,但同时也是当年少数名气能传至西方世界的作曲家,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在苏共政权中曾得过不少荣誉。例如他曾获得当年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苏联元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的资助,可是,亦因为他曾试过与斯大林主义及官僚作风有所冲突而两度遭苏共谴责两次(在1936年和1948年)他的作品亦一度被禁止演出。斯大林死后,他多次获颁发多项国家的奖项和荣誉,也曾当过最高苏维埃代表。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既融合了后浪漫主义(如马勒)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如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但亦不乏二十世纪的不协调音色和创作手法,因此他的音乐作品间中受到了官方的争议,然而他的作品,普遍仍受到欢迎和好评。

从艺历程:1927~1932年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大量的戏剧音乐:两部歌剧、两部舞剧、5部话剧配乐以及4部电影音乐。在一些作品中,他一向热衷的讽刺性、怪诞性题材和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第1部歌剧《鼻子》(1927~1928)以怪诞的手法再现了H.B.果戈理原著的幻想形象,对趾高气扬而又心灵空虚丑恶的旧俄官员加以讽刺。当时苏联舆论对此歌剧毁多于誉,它在首演后即湮没无闻,30多年后(1970)才重新上演得到肯定。舞剧《黄金时代》(1927~1930)和《螺丝钉》(1930~1931),都是通过芭蕾反映当代生活的尝试。后者也是突出漫画式笔法,勾勒出现实中各式反面人物的脸谱。他的某些电影音乐也对风靡一时的小市民庸俗趣味进行了冷嘲热讽。

1930~1932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俄国作家H.C.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写作了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这是标志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上臻于成熟的作品之一。剧情描写一个商人的妻子出于对爱情自由的追求而杀人犯罪、并惨遭毁灭的故事。作者称这部歌剧为“讽刺悲剧”,他企图把自己创作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悲剧性和揭露性讽刺熔于一炉。歌剧于1934年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并随即在殴美许多剧院上演。1936年1月28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混乱代替音乐》的专论,全盘否定了这部作品,致使歌剧辍演20余载,直至1963年才再度与观众见面。1936年2月6日《真理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舞剧的虚伪》,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1934)加以否定。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娱乐性音乐作品,作者创作企图是“寻求观众和演员都喜闻乐见、简洁明了的语言”。《真理报》的一再指责使肖斯塔科维奇从此不再从事歌剧和舞剧音乐的写作。

肖斯塔科维奇在30年代的器乐创作以3部交响曲最为重要。《第四交响曲》(1935~1936)是他的第1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表明他的交响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由于社会气氛的严峻,作者不得不取消这部作品的公演,它的首次演出是25年后举行的。《第五交响曲》(1937)也是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它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苏联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比《第四交响曲》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魅力。《第六交响曲》(1939)的构思是从悲哀的思考与回忆过渡到生活的欢乐,但它的艺术成就并未立即得到承认。

肖斯塔科维奇还写了另一些器乐作品。如《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1932~1933)、《第一钢琴协奏曲》(1933)、《第一弦乐四重奏》(《春天》,1938)等。这几部作品的风格与他的歌剧、交响乐迥然不同,而与他的舞剧音乐属于同一格调。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钢琴五重奏》(1940),这是他唯一的一部规模宏大、感情和谐、不包含悲剧性冲突的器乐作品。

荣誉记录:肖斯塔科维奇在苏共政权中曾得过不少荣誉。例如他曾获得当年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苏联元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的资助,可是,亦因为他曾试过与斯大林主义及官僚作风有所冲突而两度遭苏共谴责两次(在1936年和1948年)他的作品亦一度被禁止演出。斯大林死后,他多次获颁发多项国家的奖项和荣誉,也曾当过最高苏维埃代表。

音乐风格: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特别是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的盛誉。他在通俗音乐领域同样是一位能手,他的歌曲《相逢之歌》(1932)成为30年代苏联群众歌曲大繁荣的先声。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艺术家,肖斯塔科维奇从不旁观生活,回避矛盾,而总是置身于社会生活的湍流,满怀激情和鲜明的爱憎去反映生活。他是一位强调音乐创作的思想性而又善于运用音乐手段表达思想的艺术家。

他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革新家,但他的创作又与传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艺术面貌是异常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处处表现出自成一家的鲜明特征。他的旋律常以古调式为基础;尤其是阵音级的各种所谓“肖斯塔科维奇调式”的频繁运用,以及在一个主题内经常的调式突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乐汇。

在后期创作中,他也采用十二音音列的旋律进行(如《第十四交响曲》等),但只是把这种技法作为众多的表现手段之一,而从不把自己束缚在某一种体系或法则之中。

他的旋律富于朗诵性,尤其是器乐的宣叙性独白更是情味深长。他的和声很有特色,有时写得非常简单朴素(甚至仅限主、属和弦),有时又异常复杂,富于刺激性(如由自然音列全部七音或由全部十二个半音构成的和弦)。他扩展了传统的复调技术,给赋格、帕萨卡里亚等古老复调形式注入了现代内容。

他的配器不倾向于色彩性的渲染,而着力于戏剧性的刻画,乐器的音色好像剧中角色,直接参与“剧情”的发展,是表现矛盾冲突的有力手段。他在曲式方面的独创性也很突出。他的交响套曲结构和各乐章之间的功能关系,从不拘泥一格,而是按构思需要灵活变化。

交响套曲的第1乐章往往不是奏鸣曲快板,而是奏鸣曲慢板或中板,乐思徐缓展开,动力逐渐积聚,波澜起伏地推向总高潮。奏鸣曲式的处理也有许多突破,如《第七交响曲》第1乐章加入长篇的“侵犯插部”。他后期的交响乐已经不以奏鸣曲式为基础,回旋性与变奏性相结合成为音乐展开的推动力。

个人作品:交响曲:

1925 第1号交响曲 op.10

1927 第2号交响曲《致十月》op.14

1929 第3号交响曲《劳动节》op.20

1936 第4号交响曲 op.43

1937 第5号交响曲 op.47

1939 第6号交响曲 op.54

1941 第7号交响曲《列宁格勒》op.60

1943 第8号交响曲 op.65

1945 第9号交响曲 op.70

1953 第10号交响曲 op.93

1905 第11号交响曲《1905年》op.103

1961 第12号交响曲《1917年》op.112

1962 第13号交响曲《巴比雅尔》op.113

1969 第14号交响曲op.135

1971 第15号交响曲op.141

协奏曲:

1935年第1号钢琴协奏曲 op.35

1957年第2号钢琴协奏曲 op.102

1947年-1948年第1号小提琴协奏曲 op.77

1967年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 op.129

1959年第1号大提琴协奏曲 op.107

1966年第2号大提琴协奏曲 op.126

『Dmitri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的专辑
『Dmitri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的歌曲